简介

醉唐烟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百四十二章 寄存柜坊(1/2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第二天早上,李明和等不及吃早饭。因为提前和郭铭杰约好的,今日要去付款,所以他直接去了张瀚文的柜坊。

说起张瀚文,这些年辛苦下来,也算是事业有成。

开始几年,他接手经营父亲留下的邸店。他读书不行,做生意确实无人能及。

短短一年时间,张瀚文摸清了这里的行当,天南海北开始到处跑,进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新货,业务越做越大。别的邸店没有的货物,在他这里一找一个准。慢慢地,他便成了西市百货批发的老大。

后来,由于明和的无心之举,他按着明和的思路,渐渐甩开邸店,把业务重心移到了别处,开起了柜坊。

柜坊,又叫僦柜、寄附铺、质库、质舍等名称。

长安城的老百姓预先将铜钱存放在柜坊,在进行买卖时,取用比较方便。

要说早先,长安城是没有柜坊这个行业的。最早的柜坊雏形是由张瀚文的邸店衍生出来的。

李明和因为和瀚文的关系非常熟络,渐渐他发现,瀚文的库房里经常存储着大量贵重物品。因为怕被贼惦记,所以,他特别用心,库房的防护措施做得非常到位。

明和便把自己华欣斋经营所得的大量钱财保管在瀚文库房里。到一定时期,再向瀚文交纳一定保管费用。

张瀚文开始不肯收明和的“保管费”,在李明和的一再坚持下,张瀚文又有钱赚,又落得人情。慢慢变成两人的一种默契。

后来,李明和的二兄李明贵,觉得这个办法不错,也学着三弟的样子,把赚到的钱存在张瀚文的库房。

时间久了,张瀚文的邸店,竟然成了西市各掌柜的“银行”。大家不是熟人引荐,就是关系要好的朋友。张瀚文顺手做个人情,又有钱赚,自然愿意。

当然,拿人钱财替人消灾。他一定要保证库房的安全。

张瀚文拿出“保管费”中很大一笔钱,将库房整体加固了一番。加上又有武艺高强之人严密把手。张瀚文觉得库房的安全可以说是长安城首屈一指!

第二年,张瀚文在盘点时发现,他的库房“保管费”竟然相当于他邸店的整体营业额,不禁大吃一惊!

他急忙跑去找李明和。

李明和听张瀚文一说如此巨大的利润,也很吃惊。他沉思片刻建议说:

“这样,瀚文,你干脆专心经营个‘寄存柜坊’好了!邸店那边,交给何俊德就行!这个行当,是新生事物,据明和分析,以后肯定前景灿烂!”

明和看张瀚文犹豫,又继续鼓动他说:“瀚文,你这里有大笔资金,有些需要的人自然闻风而动,会来你这里借款的,你让他们抵押一定物品,在按日期收取利息,不是又能赚到一笔嘛!这是两头进钱的好事呀!”

张瀚文还是有些犹疑,问道:“明和,你说,天下哪有这种好事?这万一掌柜们要提钱,瀚文把钱都借出去了,顷刻之间拿什么来还给他们?”

“瀚文呀!你的机灵劲哪去了!你现在库房里存着至少西市几十家的资金。就算万一有人要用,也不可能一起上门索要。”

瀚文脑子里飞快地想着明和说的话,疑惑地看着明和说:“要不某可以试试?用钱多的掌柜让他们提前打招呼,实在着急的,瀚文当然也要一下拿给人家。”

“这买卖多合适!‘两头通吃’,存钱的人要交‘保管费’,借钱的人要付利息!你为大家做了好事,又有利于市场商贸开展。何乐而不为?”明和分析地头头是道。

明和心里说,其实,这和现代社会的银行是一个性质。

“另外,你借出去的钱不要超过掌柜们寄放在这里的六成或者七成,应该不会出现太难的局面。”明和补充道。

现代社会,银行存钱储户是有利息的。而在大唐,储户不但没有利息,还要额外给存钱的柜坊倒交保管费。张瀚文以后靠这个,撇开邸店生意不管,都要发大财了!

张瀚文细细琢磨明和的话,这才恍然大悟。坚定地说:

“对!明和,要不是你提醒,瀚文差点错失良机!就按你说的,咱开个长安城第一家‘寄存柜坊’,一定让所有西市人大吃一惊!”

两人商议了一阵子,很快就将此事定了下来。

其实,‘寄存柜坊’经营的业务很单纯,就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,并向委托存放的储户收取一定的保管费。?

柜坊所藏物品,主要是钱帛、粟麦。钱,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,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。因柜坊资金大,有钱人愿意寄存钱财。

有了大笔资金的柜坊主,自然要进行贷款活动,类似后世的钱庄。主要贷款对象是急需资金的农民,农民向柜坊借款,以帛、粟、麦为抵押品。

果然如明和所料,开业不久,张瀚文的寄存柜坊名声大噪,许多人将钱财寄存在这里,还有更多急需资金的百姓,来柜坊借款。

因为张瀚文借款利息非常公道,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办理借款。

开始,张瀚文还舍不得他的邸店,两头顾着跑。但很快,他就发现自己分身乏术,顾不了邸店了。

这几年,何俊德一直在邸店帮忙采办,可以说是邸店的台柱子。张瀚文思索再三,便将邸店过给了何俊德,开始一心经营他的寄存柜坊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醉唐烟云请大家收藏:(m.zuiduoxiaoshuo.org)醉唐烟云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