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唐诗三百首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章 卷四 七言乐府(2)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[4]爷:指父亲。

[5]里正:根据唐朝制度,每百户设一里正,负责管理户口、检查民事、催促赋役等。

[6]裹头:类似于加冠的男子成年礼。

【解析】

全诗主旨在于批判当朝统治者的好大喜功,对苦难的人民表达深切的同情。全诗分为三部分:前六句是第一部分,从听觉和视觉上客观描述了战士们即将出征的画面。从“边庭流血成海水”到“被驱不异犬与鸡”为第二部分,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,以“道旁过者”指自己,借“行人”之口说出征夫从军以后百姓生活的艰苦。剩下的为第三部分,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,诗人感叹生男不如生女好。

丽人行

杜甫

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

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

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

头上何所有,翠微㔩叶[1]垂鬓唇。

背后何所见,珠压腰衱[2]稳称身。

就中云幕椒房亲,赐名大国虢与秦。

紫驼之峰[3]出翠釜,水精之盘行素鳞。

犀箸厌饫[4]久未下,鸾刀缕切空纷纶。

黄门飞鞚不动尘,御厨络绎送八珍。

箫鼓哀吟感鬼神,宾从杂遝实要津。

后来鞍马何逡巡,当轩下马入锦茵。

杨花雪落覆白苹,青鸟飞去衔红巾。

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

【注释】

[1]㔩叶:指妇人的发饰。

[2]衱(jié):指妇人的裙带。

[3]紫驼之峰:指橐驼其背有高出之峰,味甚美。

[4]犀箸:用犀牛角饰制的筷子。饫(yù):吃饱之意。

【解析】

本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(753年)暮春。全诗可分为三大段,从首句到“珠压腰衱稳称身”为第一段,泛写上巳日曲江边游春的众多佳丽。第二段从“就中云幕椒房亲”到“宾从杂遝实要津”,从写众佳丽转入本题,集中笔力写虢国夫人、秦国夫人等杨氏姐妹的奢侈生活。从“后来鞍马何逡巡”到尾句是第三段,铺陈出杨国忠权大气盛、不可一世的姿态。

哀江头

杜甫

少陵[1]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[2]曲。

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。

忆昔霓旌[3]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

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

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

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箭正坠双飞翼。

明眸皓齿今何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。

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住彼此无消息。

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?

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。

【注释】

[1]少陵:地名,临近诗人杜甫的祖籍长陵,青少年时期杜甫曾居于此地,“少陵野老”正是作者的自称。

[2]曲江:即长安有名的曲江头,在当时堪称长安一景,往日这里有着说不出的繁华与美丽。

[3]霓旌:直译即云霓般的彩旗,其实指的是天子之旗。

【解析】

一个“哀”字贯穿全篇,记录了杜甫旧地重游时心中的伤怀和悲痛。开篇两句说的是诗人来到曲江江边,看着沦陷之后曲江春景无声地痛哭,心中愁肠百结的情景。“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”写诗人所见。此后十句写作者所忆。作者之哀不仅源于江边景色,也因物是人非,更兼对李唐盛世一去不返的心痛。从触景伤情到回忆往昔的繁华,最后又回到现实中。

哀王孙[1]

杜甫

长安城头头白乌,夜飞延秋门[2]上呼。

又向人家啄大屋,屋底达官走避胡。

金鞭断折九马死,骨肉不得同驰驱。

腰下宝玦青珊瑚,可怜王孙泣路隅。

问之不肯道姓名,但道困苦乞为奴。

已经百日窜荆棘,身上无有完肌肤。

高帝子孙尽隆准,龙种自与常人殊。

豺狼在邑[3]龙在野,王孙善保千金躯。

不敢长语临交衢,且为王孙立斯须。

昨夜东风吹血腥,东来橐驼满旧都。

朔方健儿好身手,昔何勇锐今何愚。

窃闻天子已传位,圣德北服南单于。

花门剺面请雪耻,慎勿出口他人狙。

哀哉王孙慎勿疏,五陵佳气无时无。

【注释】

[1]王孙:皇帝的后代,这里指李氏宗族。

[2]延秋门:唐宫苑西门,唐玄宗曾从此出逃。

[3]豺狼在邑:指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占据长安。

【解析】

全诗分为三段:前四句为第一段,追忆安史之乱发生前的各种征兆。从“金鞭断折九马死”到“王孙善保千金躯”为第二段。余下为第三段,写诗人密告王孙朝廷内外的形势,叮嘱王孙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,等待山河光复。

喜欢唐诗三百首请大家收藏:(m.zuiduoxiaoshuo.org)唐诗三百首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