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唐诗三百首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章 卷五 五言律诗(4)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送李端

卢纶

故关衰草遍,离别正堪悲。

路出寒云外,人归暮雪时。

少孤[1]为客早,多难识君迟。

掩泣空相向,风尘[2]何处期。

【注释】

[1]少孤:少年丧父、丧母或父母双亡。

[2]风尘:形容社会动乱。

【解析】

此诗色调沉郁,把对知己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满怀凄切吐露无遗。首联“悲”字提挈全篇。颔联写送别的情景,紧扣“悲”字。颈联是诗人的回忆与感喟,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。尾联收束全诗,仍为一个“悲”字。诗人难掩悲苦,不禁流泪,对知己的留恋促使他回过头,徒然望向那伸向天边的风雪大道,只望他年相见,可是风尘扰攘,要等到何时何地?

李益(748——约829),字君虞,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大历四年(769年)进士,任郑县尉。建中四年(783年)登书判拔萃科。后弃官漫游燕赵一带。贞元十三年(797年)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。元和后,得唐宪宗赏识,入朝任秘书少监,官至礼部尚书。诗歌追慕盛唐,边塞诗尤绝,时人争将谱入管弦歌唱。有《李君虞诗集》,《全唐诗》录其诗两卷。

喜见外弟[1]又言别

李益

十年离乱[2]后,长大一相逢。

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。

别来沧海事[3],语罢暮天钟。

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。

【注释】

[1]弟:表弟,即姑舅家的兄弟。

[2]十年离乱:大约指的是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755年)至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之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,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、外族入侵等战乱。

[3]沧海事:指世事变迁。

【解析】

首联开篇直入主题,简单明了。表兄弟二人于动荡纷乱中断绝音信,分别十年,如今突然相逢,二人都早已长大成人。颔联二人一边寒暄,一边回忆着对方旧时的容貌。颈联以“沧海事”将人世沧桑描绘殆尽。尾联匆匆而遇又匆匆而别,此一别又是远隔千山,不知再次相见又会隔上多久。

司空曙(约720——790),字文初,广平(今属河北)人。其性耿直,仕途坎坷,曾遭贬谪,官职终于虞部郎中。

司空曙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,其诗多是行旅赠别所作,工于五律,长于抒情,多有名句。擅写羁旅之思身世之感,在山水吟咏中寄托人世之叹,其诗风“婉雅闲淡,语近性情”(明代胡震亨《唐音癸笺》)。现存诗七十余首,《全唐诗》录其诗二卷。

云阳[1]馆与韩绅[2]宿别

司空曙

故人江海别,几度隔山川。

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。

孤灯寒照雨,深竹暗浮烟。

更有明朝恨,离杯惜共传。

【注释】

[1]云阳:县名,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

[2]韩绅:《全唐诗》注:“一作韩升卿。”韩愈四叔名绅卿,与司空曙同时,做过泾阳县令,可能即其人。

【解析】

首联中“江海”指两人间的距离非常遥远,“几度”指两人离别的次数极多。颔联表达了久别后突然相聚的极大喜悦。颈联写馆宿,以景物来烘托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。尾联收束全篇,诗人由眼前的聚首联想到明日的离别,又想到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,离别之“恨”涌上心头,唯有频频举杯,互道珍重。

喜外弟卢纶见宿[1]

司空曙

静夜四无邻,荒居旧业贫。

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。

以我独沉久,愧君相见频。

平生自有分[2],况是霍家亲[3]。

【注释】

[1]见宿:留下住宿。

[2]分(fèn):情谊。

[3]霍家亲:一作“蔡家亲”。晋代羊祜为蔡邕外孙,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。

【解析】

此诗是诗人为表弟卢纶到家中拜访有感而作。首联写诗人的家在偏僻的荒郊,周围连邻居也没有,屋内更是简陋不堪。颔联写出了夜雨中,一位白发老者在孤灯微光之下,独自对着叶子枯黄的老树发呆的场景,况味凄凉。颈联先写诗人困顿而寂寞的生活,再写因有人探望而倍感欣慰。尾联用“蔡家亲”的典故,交代两人之间情谊之亲密。

贼平[1]后送人北归

司空曙

世乱同南去,时清[2]独北还。

他乡生白发,旧国见青山。

晓月过残垒,繁星宿故关。

寒禽与衰草,处处伴愁颜。

【注释】

[1]贼平:指平定安史之乱。

[2]时清:指时局已经安定了。

【解析】

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年)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,诗人送友人北归时写下这首诗。首联暗示出送别的背景。颔联一“白”一“青”形成鲜明的对比,远方青山苍翠,而自己却日益衰老。颈联写想象中友人归程的场景,表达出自己对友人的担忧。尾联写友人一路上只有野外的飞禽和丛生的衰草相伴,而流露出忧愁的表情。

刘禹锡(772——842),字梦得,洛阳人,生于彭城。贞元九年(793年),擢进士第,入为监察御史,后因王叔文败,坐贬朗州刺史,此间与白居易相识相知,唱和相酬。

刘禹锡出身书香世家,博览群书,被贬期间诗作多讽托幽远,但整体诗风豪爽健朗,白居易尝叙其诗曰: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”“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”刘禹锡“诗豪”之称自此沿用至今。《全唐诗》录其诗十二卷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唐诗三百首请大家收藏:(m.zuiduoxiaoshuo.org)唐诗三百首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